新闻中心

专家热议央行购买股票ETF可行性:尽量避免直接入市

发布时间:2019-01-11 10:17:10 点击量:

近日,对于中国央行购买股票ETF的可行性,引发市场热议。有部分专家表示,央行未来购买股票ETF具备一定可行性;还有部分专家认为,央行没有必要持有本国股票资产,可考虑尽快推出平准基金,既可以达到稳定金融市场的目的,又可以保证央行专注其货币供应功能的实现。
购买股票ETF或有可行性
“目前我国央行总资产规模约36万亿元人民币,A股总市值约48万亿元。按照日本央行对股票及ETF资产的持有比例简单测算,如果我国央行以合适的资产类型方式,持有1.58-1.78万亿元的A股资产,不会对央行资产负债表和股市造成结构性影响。”东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称。
中信证券(港股06030)策略研究分析师秦培景认为,从日本央行进行股票资产购买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央行未来购买股票ETF具备一定可行性,原因包括:一是最直接的潜在作用之一是置换证金的持仓。二是既可以作为稳定市场举措,也可以压低风险溢价,刺激直接融资市场。三是央行扩表直接购买ETF不存在信用乘数效应,流动性不会外溢,不会直接影响其他资产。四是可以学习日本设计“定向调控”式的ETF购买计划,鼓励企业在特定领域加大投资,包括固定资本、R&;D等。
从持有本国股票资产的形式看,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表示,其目的是为了平抑市场波动稳定股票市场,还是为实现储备管理功能追求一定的资金回报率,这两个功能要分开。如果是作为货币政策实施的一部分,一般的操作是以债券作为抵押品在市场上进行逆回购等操作,若以股票作为抵押品进行操作的话不太恰当,因为债券有固定收益,股票存在比信用债更高的风险且无固定收益。
尽量避免直接进入股市
与此同时,有多位专家认为,中国央行效仿日本央行购买股票ETF的行为与我国国情不符。杨宇霆认为,央行作为股票市场参与者本身就是风险,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政策不确定性,一般来说,央行或者主权基金尽量避免进入本地股票市场。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日本经历了20年的通缩,并且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本土企业不愿意投资的情况下才选择央行购买股票ETF的方式。从全世界的主权国家看,只有日本央行直接购买了本国股票,欧美国家都没有选择这种方式。事实证明央行直接购买股票弊大于利,导致市场流动性大幅降低。
明明表示:“当前日本的金融机构也希望日本央行能够退出本国股票市场。其次,中国与日本两国的国情相差非常大,中国央行远没有到开展QE的阶段。央行开展QE需要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但中国目前离零利率政策还有很大‘距离’。”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没有发生严重危机,另外,我国市场制度改善空间及货币政策空间还有很大,还有多种工具可选来稳定金融市场。
田利辉表示,央行购买本国股票资产,短期可通过信号效应稳定股市,但并不能够提升企业现金流和股票价值。负责宏观经济稳定的央行买卖微观层次的股票不仅缺乏专业人才,而且会带来功能错位,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由于央行的资金没有直接成本且规模庞大,能够直接影响市场涨跌,故而央行持有股票会带来严重的道德风险、利益输送和股价操纵风险。
潘向东强调,若央行持有本国股票资产,首先,严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虽然央行持有本国股票是一种定向操作,但是后续货币的流向无法掌控,这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其次,央行持有本国股票资产不是市场行为,会打乱市场的定价功能,降低市场效率。再次,央行直接持有本国股票资产,可能引起“羊群效应”,加剧市场波动。防范上述风险的最佳方式是央行不直接持有本国股票资产,且不管从实践效果还是理论来看,央行都没有必要持有本国股票资产。
多位专家建议推出平准基金
相较央行“买股票”的议论,市场对平准基金也较为关注。多位专家建议,尽快在国内推出平准基金。
田利辉认为,平准基金出资方式灵活,可由多家机构股东出资,也可通过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甚至不排除向自愿购买的投资者配售。平准基金有专业人才管理,进行市场化运营,实现政策性目的,可高抛低吸,逆向操作,平抑股价,防止恐慌,熨平非理性的市场剧烈波动,以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
“央行可通过调控利率、改变流动性影响股市,而不应直接出资平准基金。机构股东出资平准基金,可以形成董事会来监管基金运行。商业银行贷款给平准基金,可形成预算硬约束,提升平准基金的公司治理水平。故而,平准基金的及时推出远较央行直接持有本国股票资产更为合适。”田利辉称。
杨宇霆也认为,稳定金融市场一个合适的做法还是成立平准基金,既可以达到稳定金融市场的目的,又可以保证央行专注其货币供应功能的实现。
潘向东则认为,推出平准基金的目的是在股市出现异常波动时进行干预,以确保股市短期平稳运行,也就是说,平准基金的入市时机最好是在股市出现严重的超买或超卖行为时。在其他时间推出,由于大量资金进入,反而会扰乱市场预期,损害市场定价功能,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从其他经济体的经验来看,平准基金只能短时间熨平市场,频繁使用、长期使用都会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国内推出平准基金和央行直接持有本国股票资产的必要性都不大。 

上一篇:盛松成、沈新凤:央行直接购买股票的理由不成立

下一篇:小米股价再下跌,雷军被打脸了,网友:年轻人第一只被套牢的股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常州杰丰资产管理有限 2002-2014 技术支持:常州杰丰资产管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