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依据图形去买股票与瞎子看相差不多?为什么历史股价没多少参考意义?为什么大师是靠不住的?为什么消息多是不可信的?为什么不能向你推荐哪一只股票?——本文是写给身边刚接触股市的朋友的普及贴,老鸟请无视。
总有朋友让我推荐几只股票,我就先问他们对哪个行业感兴趣,对哪个公司熟悉。然后叫他们去研究下这个公司的管理、文化,业务,前景,以及财务状况。朋友通常都会说,那么啰嗦,你直接告诉我买入哪个不就行了? 在回答他们买入哪只股票之前,我必须先解释下面几个问题。
炒股不就是低点买进,高点卖出吗?
无论叫炒股,还是投资,都是低买高卖那么简单(如果不考虑做空的话),连傻子都能明白的道理,还有什么好研究的?
问题是,你如何知道什么时候是低点,什么时候是高点?于是,有无数的股评家,创造各种理论,使用千奇百怪的方法,试图证明现在股价所处位置的高低,并对未来作出预测。下面我们先看看股票的价格是什么意思。
股票的单价有意义?
土豆上市了,发行价29美元,优酷的发行价才12.8美元。现在两个公司的股价都是20来块,为什么说土豆上市待遇比优酷差很多?甚至有的人说土豆比优酷便宜?还有人说,谷歌的股票,几百美元一股,太贵了,不敢买。单价意味着什么呢?
假设张三和李四分别做了一个大蛋糕,切成很多小块在卖。张三的卖5元一块,李四的1元一块。然后,我们能否说,张三的蛋糕卖得比李四贵很多?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张三的一块蛋糕可能是砖头那么大,李四的是火柴盒,另外还可能有材质的差别。
整个上市公司,就像个大蛋糕,理论上可以无限切割。一个价值1亿元的蛋糕,平均分成100亿份,每份只需要1分钱;如果分成100万份的话,每份则需要100元。而无论怎么分,对蛋糕的总价是没有任何影响。如果你投资1万元去购买,按前一种分法,你可以买到100万份;后者你只能买到100份,但是两者其实是相等的。
所以,孤立地去谈股票的单价,是没有意义的,除非这个单价高到你一股也买不起,或者低到有退市的风险。重要的是,整个蛋糕有多大,每一份所代表的质量是多少。明白股票单价的意义后,下面关于历史股价的问题,就容易理解了。
历史股价图有意义吗?
这个股票横盘很久了,是不是可以买入了?
这公司以前股价最高到过100,现在跌到10块,已经是历史最低,是不是可以抄底了?
我们再用熟悉的蛋糕店作例子。
楼下有一家蛋糕店,现在邀请你入股,1元钱一股。店主提供可靠的证明:1年以来,都有人以1元多的价格买入,已经横盘很久了;以前还有人出过5元一股,现在的价格是历史最低。
你会买吗?你肯定会先了解1股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要知道整个店有多少股。然后,调查下这店的口碑,品尝下味道,了解周边环境,观察来往的人群,每天的客流量,计算原料、工人工资、铺租、水电工商税收等。甚至,还会找熟悉蛋糕行业的朋友,咨询下这个行业的整体情况。
这个时候,你还会太在意横盘多久,和以前的最高最低价格吗?
而当你花10万元,买入X股某公司股票时。你是否知道,这个X股意味着什么?这股票代码背后,是个什么样的公司?做什么业务?如何管理?产品质量如何…….还是仅仅觉得已经是近期最低点了,而且图形很漂亮?
在股市里买入股票,和你入股楼下的蛋糕店,道理是一样的。区别可能是,上市的股票很容易卖掉;而蛋糕店的股份,不容易转让。但不能因为很容易卖掉,就很随意地买入。你要的是赚钱的结果,不是交易的过程。
总言之,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历史的股价与未来的股价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不能以多少日均线、历史股价高点低点等信息来预测未来。
大师是如何练成的?
散户人数最多的中国,应该也是股评家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电视、网站、广播,处处口沫横飞,民间也不乏各种股神起落的传说。不能否认的是,如果从结果来看,这些大师还是经常有猜中的时候,否则这个行业早绝迹了。玄机在哪里?
假设你让我预测下北京明天是否下雨。我先去喝了个早茶,然后爬了一趟西山,下来后去捏脚、再和朋友玩几把斗地主,然后再念一堆谁也听不懂的咒语,最后预测,北京明天要下雨。
如果明天北京真的下雨,你会相信,我预测准确,是与喝早茶、爬西山、斗地主、、捏脚和念咒语有必然联系的吗?
同理,我照样喝茶、爬山啥的,然后拿把尺子量一下招商银行的股价图,预测,明天可能会涨。如果有幸言中的话,你会认为前面做的那些与预测结果的正确有关系吗?
所有敢于对股价做短期预测的大师,看家本领基本是:概率、模糊概念、心理效应、另外加一些信息收集和一些独创的理论。
1.概率:
就如中医通过把脉来判断胎儿性别一样,只要样本足够多,他蒙对的概率会达到50%。而如果一个大师,到北大附中、清华附中、人大附中的高三去算命,看谁可以考上大学,他的准确率可能会超过90%。这些结果,与预测的人是大师,还是阿猫阿狗,都没什么区别。所以,遇到大师的时候,你首先要想到是不是概率在起作用,还是他预测的依据与结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2.模糊概念:
修炼到大师级别的,不会傻到直接说哪个股票必涨或者必跌,而是会在文字上留有足够的回旋余地。比如“明天留意深发展、ST北人、明星电力、飞乐音响,可能有大的变动,但注意仓位风险“、”近期可能有回调,逢低可适当吸纳,高点需要出掉,但注意控制仓位,降低风险“、”目前市场有波动,前景还不太明朗,适当控制仓位……基本和算命大师基本一个口吻,“明年是XX年,遇事要小心,不可鲁莽……可能有点阻滞,但是如果遇到贵人相助,也能平安无事。”这些万金油的信息,放之四海而皆准。
再如我前面预测的北京明天下雨,由于“北京”范围太大而过于模糊,所以即使海淀区没下、朝阳区也没下雨,但是密云水库那边说不定滴了几滴,你也不能说我预测错了。
3.心理效应
前面说的,大师预测你明年“遇事要小心...... 可能有点阻滞,但是如果遇到贵人相助,也能平安无事“,一旦有什么意外之事(一年那么长,怎没意外),你会发现大师真神啊。然后如果意外有惊无险,“幸好大师提醒要小心了,还幸得贵人相助”;如果损失惨重,则会埋怨自己还是不够小心,虽然大师预测并且提醒过了,或者感概未能遇上贵人。对照股市的预测,在事后用结果去阐释,也会发现大师料事如神。
更重要的是,虽然,大师们也经常预测错误,但是你很快会选择性地遗忘,心理上会强化他们恰好说对的那些。正如很多人相信“提到曹操,曹操就到“一样,其实你平时提到、想到到了很多人,但是他们没有恰好出现的时候,你并不会太在意,如果偶尔遇到提到的人,马上出现时,你会倾向于认为与刚才提到他有关,而且相信这事发生的概率很高。
这个心理盲区,还会可能影响你的投资决策。当你只在自选股中,将某只股票列入关注,或者曾经动过念头买入而没有行动,但是后来这股票涨了不少,你通常会懊悔不已,觉得自己之前的判断是对的,却没下决心买入。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你仅仅记住了自己猜中的那些,而更多的曾经关注过的,可能是下跌的。
4.信息收集和独创理论
大师能混口饭,当然不能像我前面预测天气预报一样,搞什么喝茶、爬山、洗脚,还得有一些基本的信息和一套似模似样的理论。大师们通常也会列举一些宏观的、行业的甚至公司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或许是有价值的,至于与股价的关系是否如大师所说那样,倒不一定。
另外,有的大师还会独创一套理论,我在电视上看过一大师,根据图形,将股票划分成棕熊、灰熊、黑熊等,然后指导大家操作。对于这些江湖卖偏方的,要特别小心。
总之,所有的大师都无法回避一个悖论:如果自己那么厉害,何必还靠卖嘴皮赚那点辛苦钱呢?正如那些风水先生一样,真有本事的话,把自家的祖坟安葬个好地方,不就一劳永逸了吗?
消息有用吗?
前面说到,大师也需要收集各类信息,显得有点干货。日常中,我们的确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消息。这些消息有用吗?
如果是类似“庄家已控盘,要大涨“、”重磅内幕消息,巨资即将拉升“、“将有重大的重组并购消息发布”等,全是垃圾。你要坚信一点,你非富非贵,相貌平平,如果有什么轻易赚钱的机会,人家不会送上门给你的。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内幕消息,如果连你都知道的,还能是什么内幕呢?
不可否认,有的信息是挺重要的,无论是与宏观经济,还是单个公司相关的。问题在于,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信息解读,大相径庭。比如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对谷歌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如果没有长期的跟踪研究,这孤立的信息,很难判断对谷歌未来的影响。除非,你老爸参与了这场收购,并且在交易公布前,告诉你买入摩托罗拉移动。这的确是条发大财的内幕消息,不过这样的内幕交易是要坐牢的。即使你自己偷偷买了,也不敢告诉别人。
到底靠什么买卖股票?
图形没意义,大师不可靠,消息不可信,那到底依据什么?
再回到前面蛋糕店的例子。你在决定是否入股前,除了调查下这店的口碑,品尝下味道,了解周边环境,观察来往的人群,每天的客流量,计算原料、工人工资、铺租、水电工商税收等,还得考虑管理层的人品、性格和团队文化,另外还需要去核对各项资产,并且对未来的增长做预估,以估算投资回报率等等。然后你才能评估,这个入股的价格,是高还是低。甚至横向对比下,是否有比这回报更高、更安全的投资渠道。
买股票也需要这么繁琐吗?还真有股东,去商家、工厂门口数出货量来估算业绩的事情发生。当然,这些并非信息之全部,也不是唯一的收集信息的方法。但是你的信息越多,来源越可靠,做决策的偏差就越小。
这个就是估值,也就是投资的核心。简单说就是估算这个企业值多少钱,然后分摊到每一股上,是多少钱。如果价格远低于价值,才考虑买进;而价格高出价值太多,则要考虑卖掉了。我们所说一个公司的股票便宜和贵,主要就是相对其内在价值来说,而不是指其单价的高低,更不是与买卖双方曾经的交易价格比较。
投资就能赚钱吗?
前面说了,股票买卖,必须进行估值。即便如此,也不保证你就能赚钱。就单次操作和短期来说,还存在这样的可能:你鼓捣半天的结果,还是亏损的,而别人随意买入一只反而赚了。另外,即使再细致谨慎的估值,也不能完全避免你的亏损,只是降低灾难发生的概率。等于汽车上的安全带,你系上的话,在发生事故时,会减少所受到的伤害,但是如果一辆泥头车飞速压过来,是否系安全带,区别很小。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在股市投资中,在完成估值后,还会做一定的打折处理,以防有一些数据失真,信息不完整,考虑欠缺或者无法预估的事件发生,而仍能将损失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比如,某个股票,经过你辛苦的调查和计算,估算出每股价值5块,但为了一些避免误差以及其他不可控的因素导致损失,你可能需要将买入的目标价设定在3块,甚至更低。
但你并不比其他人更聪明,也并非独具慧眼。一家优秀的公司,股价远远低于其价值,而别人都没看到,只有你留意到,这样的机会极少。优秀的公司,股价通常都很贵。市场,大多数时候都是对的。所以,你需要极大的耐心,等待市场恐慌犯错的时候。如巴菲特说的,“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
甚至,有的公司,你虽然完成估值,并设定了买入目标价,但可能股价在你有生之年,也不会跌到理想的买入范围内(或者跌到了,但是估值的前提条件发生了质变)。
投资就是长线持有吗?
投资不等于长期持有,长期持有,也不见得就是投资。投资里,导致买卖行为发生的,是估值、价格、机会成本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是时间的长短。
但是通常来说,企业的价值(很大程度包含了对增长的预估),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就全部体现出来。所以事实上,投资通常对时间的要求比较长。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将投资的时空拉长,你会发现,曾经为某个公司的股价涨跌几分钱、几个点纠结痛苦,意义是很小的。包括所谓的盯盘,纯粹是浪费生命。
只有内心强大并且拥有估值能力的人,在漫长、孤独的日子里,面对股市起落时候,才能做到不以涨喜,不以跌悲。
投资是个体力活?
公司分析、资料调查,产品研究,阅读枯燥晦涩的报表(年报经常上百页一份),真的可以说是个体力活。而且这个体力活不是一时半会,还得长期坚持跟踪。传说巴菲特的办公室,没有任何看股价的终端,只有满屋的各公司的报表。
从公平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合理的。如果你随便瞎买几只股票,回报经常比那些方向正确、方法对路而且长期付出努力的人还多的话,这世界上就没有勤奋的人了。就如,你在马路上捡的钱,比大家起早抹黑去干活的收入还高的话,只可能是很偶然的低概率事件。
这个世界有股神吗?
如果说,巴菲特是股神的话,股神的平均年回报率也才20%多。那身边那些动不动说翻倍的股神,真实存在吗?我相信,他们是存在的,只是存在的时间很短。除了变态社会里的某些人群,没有那么多一夜暴富的神话。作为普通人的你,还是踏踏实实的赚钱吧。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通常是个乐观但又持怀疑论的理性主义者。
前面说的还是太复杂了?那最好是珍惜血汗钱,远离股市,顶多是买点基金。国内的基金老鼠仓太多,尽量选择指数型ETF,在市场极度悲观的时候进入。
如果还能明白个大概,而且愿意成为一名阅读报表的苦力,那么买几本书看看吧,比如《聪明的投资者》、《滚雪球》、《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等。